Chinese Translation (Traditional) of A brief history of web standards and why they work for you by Henny Swan
原文:A brief history of web standards and why they work for you
翻譯:Chinese Translation Services
網站標準的簡史以及對使用者的好處
網路由很多科技結合在一起,提供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溝通方式。在互聯網之前沒有任何一種媒體可以讓我們不受地域限制自由地互動,搜索和交往,不管你是健康還是殘障,也不論你是在書桌前,或是網吧裏,或是用手機上網。
正如網路的發明者提姆伯納李所說,“互聯網的能力就在於它的普遍性。不受身體不便的限制,可以讓每個人都可訪問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當今日萬維網聯盟的主席提姆伯納李發明網路的時候,他就想到了普遍性和平等訪問的前景。HTML是簡單的廠商中立的標準或語言,被用來寫基本的網頁,這些網頁是用超文本連接的。隨著我們對網路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HTML也引進了新的元素和屬性,讓網頁可以通過HTML4.01支援圖片,表格以及更多複雜的內容。
所有的瀏覽器想當然應該展示同樣的內容,但是生活中不是這麽簡單的。爲了爭奪市場,網景和微軟之間對HTML的不同處理引發了90年代的瀏覽器之戰。當萬維網變成世界狂野之網時,遵循萬維網聯盟的HTML,CSS等科技標準這件事被丟到了一邊。做爲網路的開發者,你被迫爲不同的瀏覽器設計,而作爲使用者,你則看不到你的瀏覽器不支援的內容。自主開發的非標準化科技如Flash和PDF等也使得很多使用者看不到內容,特別是殘障人士。
當網站是用 “非標準的” HTML, CSS, XHTML這類不相容的編碼建成的時候,根據使用者的瀏覽器或設備的不同,他們的使用語言,他們是否使用輔助科技(屏面解讀,屏面放大,聲音輸入)或在瀏覽器上換字體和顔色,他們會有不同的使用體驗。如果網站是用非標準編碼來建的話,就會有網站看起來四分五裂的風險。如果你是用標準編碼來建網站的話,就會更有信心所有用戶都可以進入網站,而且網站也更容易管理和維護。
網頁逐步在發展,變得愈來愈複雜,它的標準規格也一樣在變化。1992年 HTML包含了圖形的要素,且逐步結合了圖表的功能,演變出1999年 HTML
4.01版本的出現。我們也看到了萬維網聯盟採用 SVG作爲網頁的標準之一,以及CSS逐步發展成形,等等諸多的例子。
隨著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豐富互聯網應用程式)和XMLHttpRequest的出現,今天的網路要比十年前更豐富更互動。我們不再需要在刷新網頁更新內容的時候等待,而是網頁更新時會自動刷新。諸如網路可讀性推動組織(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的可讀性豐富互聯網應用程式(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suite)這一類新生的標準使得螢幕閱讀器可以解讀豐富互聯網應用程式並與之互動,這些新生標準和HTML 5 一起可以更好地支援視頻,音頻,動畫和表格。
HTML從1999年以後就沒有更新過,審查逾期很久了。新的元素已經被提議添加到它的規格中,包括一些協助定義文章,導航,頁腳和旁白等網頁範圍的特性。我們也看到一些視頻和音頻元素的引進,這些特性可以直接支援網站上的視頻和音頻,並有暫停,停止,播放功能。網頁表單2
則部分地負責錯誤處理,並著眼於怎樣在各網站和瀏覽器間有一個處理錯誤的標準。所有這些都使網頁設計者和開發者在添加視頻和建立表單時輕鬆多了,同時保證使用者有了一個更好的使用體驗。
雖然HTML5 在未來幾年內不會完成,但是我們在實驗版中還是可以看到這些元素。經常是打頭陣執行新標準的Opera 公司建立了一個實驗的Opera
9.5的下載,可以看到HTML 5視頻,音頻, 網頁表單2和SVG的應用。
網路標準是現在和將來的網路中的中心。如果我們要看一個一致的並且中立于瀏覽器供應商的網站,開放網站標準,例如萬維網聯盟和其他開放標準組織例如開放移動聯盟和網路超文本科技工作組(後者無償爲萬維網聯盟提供了HTML
5的概念證明)所開發的開放網站標準將是非常重要的。實施這些標準意味著即使我們講不同的語言,使用不同的裝置,或上網時有不同程度的能力,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同樣的內容並與其互動。
作爲網站開發人員,使用這些標準來設計網站意味著你可以使用瀏覽器廠商,技術廠商,同行和網站開發社區都認同的最新技術來建立一個更容易管理和維護的前沿網站。
資源